华西医学模拟中心蒲丹教授讲述的《OSCE的设计与实施》,并介绍了OSCE在教学评价中的运用,以及华西医院使用OSCE教学的经验。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Objective Structure Clinical Examination , OSCE),又称临床技能多站考试,在事先设计好的模拟临床场景下,运用模型、 标准化病人等方法测试医学生临床能力。OSCE考核是利用模拟条件考核,可用于评价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综合临床能力,属于专业能力评价方法。

蒲丹教授主要介绍了华西医院对OSCE考核的设计思路,即:围绕学科和能力培训目标,绘制考试蓝图,完善蓝图中的考试内容和考核形式,进行考站设计,以及设计考题、评分表等。其实施以分站考核进行,考站内容、形式多样。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站指定任务,并轮转完成所有考站;而由考官或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根据明确、统一的评分标准打分。随着技术的发展,华西医院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充分运用到OSCE考核中,如以前考试中需要配备的引考人员,现在已逐渐被电子化考核腕表和显示屏所代替,电子化管理参考人员信息和及时发布考核时间、地点和项目;再如对考核成绩的计分与统计,现代大数据的收集与管理,可以及时的对个人成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反馈,也可以对每年、每个项目、不同层次的考核进行统计化分析。这些不断精进的设计让人看到了医学改革的强大力量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此外,华西SP的培训系统也令人印象深刻,队伍专业化程度高、荣誉感强、稳定性好。最早一批的SP始于1994年,现在仍有40位活跃在模拟教学的一线,为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提供宝贵的帮助;甚至有年长的SP推荐后代继续从事SP的职业训练。让公众正确了解、参与、乃至认同医学生的教育与培养,在当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大环境下,让人觉得尤为可贵。
蒲丹教授介绍的华西医院对OSCE考核的设计思路,主要是针对西医临床思维及技能的考核,依然缺少对中医方面的考核内容,但其设计思路、成功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作为一名曾经的医学生和现在的青年教师,一面为现在的医学生面临的诸多考核与挑战觉得辛亏,另一面也为他们感到幸运非常。通过这些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相信现在的学生们会比我们当时更加的优秀。此外,我也深觉,在我的日常教学中,也应该更注重我教授的课程的临床能力的培养,希望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就能尽量多的学习好临床知识,为日后的考核打好基础。
撰稿人:针灸骨伤学院 中医伤科教研室 周广文(讲师)